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被引:91
作者
葛云龙
逯径铁
廖保方
李列
张为民
闻兰
薛培华
郭睿
机构
[1] 华北石油职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网状河,河流相,储集层,模型,注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4 [油矿地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量野外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永定河(现代辫状河)的沉积特征:岩性粗,砂/泥比值高,具明显的正相序剖面特征;发育特征明显的落淤层;层理构造极为发育,类型却较为单调;辫状河砂体在时空上相互叠切,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复合储集体。进而分析了辫状河相储集层的非均质特征,认为辫状河相储集层的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都很严重。在辫状河相沉积中可见到5个级次的沉积界面构造,即:一级冲刷面及二、三、四、五级沉积再作用面。提出了辫状河相储集层模式———“泛连通体”,其砂体规模大、连通网络广布,局部通而不畅乃至连而不通。中国许多油田开发的动态信息证实,这种辫状河储集层地质模式是成立的,对指导有效注水开发辫状河相储集层具有普遍意义。图4参9(邹冬平摘)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5+7-8+1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