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硅减轻高温引起的杂交水稻结实降低

被引:10
作者
吴晨阳 [1 ]
姚仪敏 [1 ]
邵平 [1 ]
王燚 [1 ]
汪志威 [1 ]
田小海 [1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农学院
[2] 教育部长江中游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外源硅; 高温; 杂交水稻; 结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硅酸钠(Na2SiO3·9H2O)为硅源,于大田条件下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拔节期连续3次喷施4个浓度水平(T-CK,0mmol/L;T-1.25,1.25mmol/L;T-2.50,2.50mmol/L;T-3.75,3.75mmol/L)的外源硅,研究施硅对花期自然高温和自然常温下杂交水稻柱头授粉性能、花药开裂性能和受精率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浓度的硅酸钠施用方案。结果表明,在田间高温条件下,与T-CK相比,施硅处理(T-1.25、T-2.50和T-3.75)使热敏感组合金优63和耐热组合汕优63的颖花受精率分别提高10.6和4.7百分点(绝对值);花药基部开裂宽度分别增加19.0%和10.3%(相对值);每柱头花粉萌发数增加16.9%和39.6%;授粉总数分别增加3.4%和30.5%;花粉萌发率上升11.3和7.0百分点;花粉萌发数大于10粒的小花的占比上升9.3和27.6百分点;花粉总数小于20粒的小花占比下降18.8和8.1百分点(相对值)。经对两个组合在常温和高温下施硅的花药发育及授粉特性的解析,初步认为外源硅对水稻授粉性能有综合提高作用,但比较而言,其作用可能主要与提高花粉发育质量有关,而提高授粉总数和改善花药裂药性能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外源硅施用对高温敏感组合效果更佳,其适宜的喷施浓度为2.50mmol/L。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硅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J].
韩永强 ;
魏春光 ;
侯茂林 .
生态学报, 2012, 32 (03) :974-983
[2]   优马归甲对水稻高温下结实率降低的减轻效应 [J].
吴晨阳 ;
马国辉 ;
付义川 ;
罗海伟 ;
田小海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06) :1483-1485
[3]  
Alleviation of Chromium Toxicity by Silicon Addition in Rice Plants[J]. ZENG Fan-rong1,ZHAO Fu-sheng2,QIU Bo-yin1,OUYANG You-nan3,WU Fei-bo1 and ZHANG Guo-ping1 1 Department of Agronomy,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P.R.China 2 College of Agronom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P.R.China 3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Fuyang 310041,P.R.China.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08)
[4]   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J].
王万能 ;
全学军 ;
肖崇刚 .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01) :204-206
[5]   硅对短期低温胁迫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其主要相关酶的影响 [J].
范琼花 ;
孙万春 ;
李兆君 ;
梁永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3) :544-550
[6]   硅肥对国稻6号的生理影响及增产效果 [J].
陶龙兴 ;
裘小荣 ;
符冠富 ;
谈惠娟 .
中国稻米, 2008, (03) :57-59
[7]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J].
王世华 ;
罗群胜 ;
刘传平 ;
李芳柏 ;
沈振国 .
生态环境, 2007, (03) :875-878
[8]   高温胁迫条件下硅对水稻花药开裂及授粉量的影响 [J].
李文彬 ;
王贺 ;
张福锁 .
作物学报, 2005, (01) :134-136
[9]   硅对小麦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木质素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J].
杨艳芳 ;
梁永超 ;
娄运生 ;
孙万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7) :813-817
[10]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纤维素含量差异 [J].
马国辉 ;
邓启云 ;
万宜珍 ;
王学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