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之下的融合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挑战与出路

被引:29
作者
陈先哲
陈雪芹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集群; 多中心; 融合创新;
D O I
10.19563/j.cnki.sdjk.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当前城市群的布局和产业优势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坚持多中心的发展定位。作为为城市和产业提供主要人才支撑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其发展路径应当与大湾区多中心的发展定位相符。多中心的发展定位对高等教育集群的挑战主要集中于两大层面——创新与协同。融合创新理论主张以多要素的"组合"达至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应当发挥"区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等要素的组合优势,走融合创新之路应对挑战。一是推进"区域+体制机制"的融合创新,高等教育配合区域分工进行错位发展,并建立共同体合作机制,支撑多中心的城市群发展定位。二是推进"区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融合创新,支撑多中心的产业群发展定位:高水平大学走"开放式创新"之路,主要与珠江东岸的科创业和金融业同频共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走产教融合创新之路,主要为珠江西岸制造业提供坚实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以创业思维重新理解学科建设 [J].
王建华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 39 (04) :40-48
[3]   新时代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新时代 [J].
陈先哲 .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Z1) (Z1) :58-66
[4]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新地标[J]. 谢维和.中国高教研究. 2018(04)
[5]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经济学课题——王善迈教授专访 [J].
王善迈 ;
崔玉平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2 (04) :67-72+127
[6]   博洛尼亚进程:欧洲国家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 [J].
曹德明 .
德国研究, 2008, (03) :66-71+80
[7]   融合创新的概念、背景和特点 [J].
刘新 ;
吕廷杰 .
通信企业管理, 2006, (12) :68-69
[8]  
硅谷模式及其产学创新体制[D]. 李建军.中国人民大学. 2000
[9]  
世界一流大学[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摩洛哥) 萨米 (Salmi, 2009
[10]  
经济发展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熊彼特,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