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杨巍
李智伟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
干扰素;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D O I
10.14053/j.cnki.ppcr.2012.06.020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8万IU/(kg.d),1次/d肌肉注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9.33%,与对照组25.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5,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51%、8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大于10 g/L的比率分别为2.24%、1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孙军玲 ;
张静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09)
[2]   利巴韦林对57例SARS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 [J].
苏浩 ;
李光熙 ;
李辉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 (05) :297-301
[3]  
Pleconaril: a novel antipicornaviral drug[J] . Romero.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