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热带针-阔叶林交错区群落环境特征

被引:4
作者
张俊艳 [1 ]
成克武 [2 ]
臧润国 [1 ]
丁易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热带针叶林; 热带阔叶林; 针阔交错区; 环境特征;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森林与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样带法,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典型的热带针叶林与阔叶林交错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研究区域内环境因子的综合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经针阔交错区的变化,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钾含量都表现为阔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针叶林区,全钾含量、凋落物厚度和群落类型光因子表现为针叶林区>针阔交错区>阔叶林区,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和土壤砂砾含量变化不显著;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含量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间都显著相关;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凋落物厚度和光因子对第1轴的贡献最大,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对第2轴的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The deciduous forest-boreal forest ecotone. Goldblum D,Rigg LS. Geography compass . 2010
[2]   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凋落物研究 [J].
张德强 ;
叶万辉 ;
余清发 ;
孔国辉 ;
张佑倡 .
生态学报, 2000, (06) :938-944
[3]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植被恢复动态 [J].
丁易 ;
臧润国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05) :577-586
[4]   采伐方式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恢复的影响 [J].
丁易 ;
臧润国 .
林业科学, 2011, 47 (11) :1-5
[5]  
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M]. 科学出版社 , 蒋有绪等著, 2002
[6]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dynamicsof the boreal alpine ecotone of northwestern fennoscandia. Jensen C,Vorren K D. Journal ofQuaternary Science . 2008
[7]   鼎湖山3种不同林型下的土壤酸度和养分含量差异及其季节动态变化特性 [J].
夏汉平 ;
余清发 ;
张德强 .
生态学报, 1997, (06) :83-91
[8]  
海南岛热带天然林主要功能群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学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臧润国, 2010
[9]  
Fire regimes at thetransition between mixedwood and coniferous boreal forest innorthwestern Quebec. Bergeron Y,Gauthier S,Flannigan M,et al. Ecology . 2004
[10]  
Tree dynamics and co-existence in themontane-sub-alpine ecotone:the role of different light-inducedstrategies. Ameztegui A,Coll L.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