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始道德的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

被引:1
作者
肖群忠
机构
关键词
野蛮时代; 个体道德意识; 群体道德; 道德本质; 原始氏族; 道德观念; 生存; 个体发生; 个体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研究道德的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旨在从人类道德的群体和个体(或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更为详尽地考察原始道德的具体发生。移种系发生而不称群体发生旨在强调其初始的发生学意味,因为人类最初的共同体或群体—原始氏族、部落等总是以种某种自然基质差异的种族为前提的,以某种血缘联系为纽带的。道德的种系发生主要是指人类的一定氏族、部落或民族等人类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主要是指史前时期或野蛮时代)的原始群体道德意识、道德实践、习俗和规范的发生。所谓道德的个体发生是指原始人类个体的原始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发生。这种发生学的实证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基础、本质等理论,而且对当前国内在道德本质、起源、基础问题的学术讨论也不无益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论道德的发生 [J].
关键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88, (05) :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