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溶栓疗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3
作者
陶春明
曹树平
机构
[1]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梗; 蛇毒酶制剂;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溶栓治疗; 蝮蛇抗栓酶; 脑出血; 脑病; 溶栓药; 血管再闭塞; 兴奋性氨基酸; 纤溶酶原; 梗塞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 脑梗塞的理想治疗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的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缺血组织及时供血。因而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可能是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早在五十年代开展的溶栓治疗因并发较高比例的脑出血,显著增加了死亡率而停止使用。八十年代初,Zeumer等率先重新开展溶栓治疗,国内外已进行了数千例临床实验。现就其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加以概述。 1 溶栓疗法的作用机理 脑缺血梗塞后,由于缺氧、缺血,钠泵失调,形成梗塞血管前方的脑细胞肿胀及水肿,兴奋性氨基酸大量产生,Ca+内流加速,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崩解,自由基增高,造成细胞膜破坏,细胞内线粒体内钙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Brotta TG,et al. Stroke . 1990
[2]  
Zeumer H,et al. Neuroradiology . 1984
[3]  
Dyken ML. Stroke . 1990
[4]  
Koudstaal PJ,et 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1988
[5]  
Hacke w,et al. Childs Nervous System . 1988
[6]  
Wardlaw JM,et al. Stroke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