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强度与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个引论

被引:52
作者
罗必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权; 产权制度; 产权强度; 农民土地权益;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3.05.007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但产权的不同形成方式隐含着不同的强度。产权强度决定着产权实施,是政府代理下的国家法律赋权、社会规范与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的函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在于改善法律赋权的非歧视性、农民行为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对农民权益的认同与尊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地新政与国民经济运行格局的重构 [J].
罗必良 .
学术研究, 2008, (12) :59-68
[2]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与创新意义 [J].
罗必良 .
南方经济, 2008, (11) :3-12
[3]   和谐社会的制度经济学含义 [J].
罗必良 .
广东社会科学, 2006, (06) :25-30
[4]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
[5]   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下)——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 [J].
周其仁 .
管理世界, 1995, (04) :147-155
[6]  
新制度经济学.[M].罗必良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7]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姚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