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心脏体模模拟实验)

被引:37
作者
刘斌
赵红
吴兴旺
张家文
余永强
廖静敏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CT室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回归分析; 体模; 显像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2 [心脏血管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心脏动态体模,对64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 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 CT,以心脏扫描的模式对心脏动态体模进行扫描。心脏动态体模由3部分组成:动力部分、解剖结构模拟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心率设置为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和115次/min,X 线管转速设置为每转0.35、0.40和0.45 s,分别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动态体模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所有扫描数据在 R-R 间期90%时相分别进行单扇区和多扇区重组。重组数据传至 AW 4.2工作站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模式。分别对不同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1)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心率的增加,图像质量评分呈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率每增加1次,图像质量评分平均减低0.046;(2)重组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条件下多扇区重组算法较单扇区重组算法能增加图像质量评分0.5。(3)X 线管转速在0.35、0.40和0.45 s 下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115 次/min 心率时的重组图像,得到的最高评分时 X 线管转速分别为0.35和0.45 s。(4)心率、重组算法与图像质量间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824和0.194)。结论心脏动态体模评价64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其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980 / 9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 [J].
张敏 ;
李石玲 ;
郭智萍 ;
张英华 ;
王凤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12) :1948-1950
[2]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J].
王锡明 ;
武乐斌 ;
李振家 ;
柳澄 ;
陈海松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11) :82-85
[3]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率对最佳重建相位窗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J].
孙红 ;
惠萍 ;
李天文 ;
崔志鹏 ;
胡兴和 ;
王新明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5, (04) :274-278
[4]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双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与相位窗的优选[J]. 王照谦,杨志强,朱皓,周旭臣,郑晓群,曲新凯,方唯一,刘晓峰.放射学实践. 2005(03)
[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J].
雷子乔 ;
韩萍 ;
孔祥泉 ;
梁波 ;
田志梁 ;
李友林 ;
梁明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01)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