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8
作者
吴红燕
孙业桓
张秀军
张泽坤
曹红院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自杀; 意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艾滋病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选择3个艾滋病项目县中能随访到的175名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艾滋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APGAR)、生命质量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过去曾有过自杀行为的有12人(占6.9%),其中有6人(50.0%)自杀的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有62人(35.4%)曾想过自杀或故意伤害自己;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和抑郁程度与是否产生自杀行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性别、配偶感染HIV的情况、家庭功能和抑郁程度因素有关。结论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的产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艾滋病人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状况是降低艾滋病人自杀意念率和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北京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调查
    梁烨
    姜春玲
    王志青
    王向群
    费立鹏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01) : 19 - 24
  • [2] 单相抑郁患病率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王善信
    周莉
    [J]. 山东精神医学, 2004, (02) : 126 - 128
  • [3] 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
    杨功焕
    周灵妮
    黄正京
    陈爱平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4) : 11 - 15
  • [4] 全球艾滋病流行进展
    王立秋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2, (01) : 3 - 6
  • [5] 家庭APGAR问卷及其临床应用
    吕繁,顾湲
    [J]. 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 1995, (02) : 56 - 59
  • [6]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 . Michael R Phillips,Xianyun Li,Yanping Zhang.The Lancet . 2002 (9309)
  • [7] Suicide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Phillips, MR
    Liu, HQ
    Zhang, YP
    [J].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1999, 23 (01) : 2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