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观测与可控度的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研究

被引:5
作者
徐衍会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次同步振荡; 可观测度; 可控度; 阻尼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往往存在多个扭振模态。目前对高压直流输电引起的多模态次同步振荡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抑制策略,系统中多次出现应用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后轴系依然存在明显振荡的现象。应用状态空间法对轴系机械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次同步振荡模态的可观测度与可控度的概念。在设计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时,基于次同步振荡的可控与可观测度进行参数优化。PSCAD/EMTDC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对于可观测与可控度较低的振荡模态抑制效果较差,而所提出的基于可观测与可控度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对于所有模式的次同步振荡均能有效抑制。研究成果对于抑制高压直流引起的多模态次同步振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复杂多机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抑制 [J].
徐衍会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 (11) :83-89
[2]   应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 [J].
张远取 ;
谢小荣 ;
姜齐荣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04) :1-5
[3]   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J].
文劲宇 ;
孙海顺 ;
程时杰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8, (12) :1-4+7
[4]   直流输电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J].
张帆 ;
徐政 .
电网技术, 2008, (11) :13-17
[5]   基于模糊免疫方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J].
伍凌云 ;
李兴源 ;
龚勋 ;
杨煜 ;
洪潮 ;
徐大鹏 ;
李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1) :12-16
[6]   贵广二回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分析 [J].
李立浧 ;
洪潮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7) :90-93
[7]   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设计 [J].
杨秀 ;
王西田 ;
陈陈 .
电网技术, 2006, (09) :57-61
[8]   基于遗传算法的HVD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J].
江全元 ;
程时杰 ;
曹一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11) :88-92
[9]   复转矩系数法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时域仿真实现 [J].
徐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6) :2-5
[10]   次同步谐振分析中复转矩系数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J].
吕世荣 ;
刘晓鹏 ;
郭强 ;
夏道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03) :1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