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杨利民
于闽
机构
[1]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键词
耕地生产产能; 人口增长; 人口承载力;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2.026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我国人均耕地持续降低及耕地质量普遍较低的严峻现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未来粮食产量做出预测,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耕地人口承载力指数测度人地关系状况。研究表明:未来耕地生产产能增长潜力较小,人口持续增长,并在2028年达到峰值14.37亿人,2011年以后人口承载力指数大于1,人口超载。未来耕地将面临更严峻的现实,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人粮关系的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谢平 ;
文倩 ;
孙水娟 ;
杨柳青青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4) :274-277+295
[2]   基于产能核算的耕地人口承载力动态预测研究——以四川省郫县为例 [J].
陈雪萍 ;
周介铭 ;
何伟 ;
蒋贵国 ;
潘洪义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21) :114-118
[3]   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分析(英文) [J].
唐秀美 ;
陈百明 ;
张蕾娜 ;
谷晓坤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1) :219-224
[4]   聊城市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如雪 ;
王振健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6) :245-248
[5]   天柱县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 [J].
刘芯榕 ;
周德全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6) :10022-10024
[6]   重庆地区耕地生产潜力及承载力分析 [J].
熊平生 ;
谢金宁 ;
谢世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8, (05) :584-587
[7]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J].
哈斯巴根 ;
李百岁 ;
宝音 ;
乌敦 .
地理科学, 2008, (02) :189-194
[8]   土地利用规划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J].
杨利民 ;
赵丹丹 ;
何安国 ;
何文跃 ;
于永津 .
经济地理, 2007, (05) :823-825
[9]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以吉林中西部地区为例 [J].
石淑芹 ;
陈佑启 ;
姚艳敏 ;
李志斌 ;
何英彬 .
资源科学, 2007, (05) :143-149
[10]   土地政绩应以耕地保护为核心 [J].
杨利民 ;
曹艳萍 ;
何安国 .
中国土地, 2006, (11)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