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
被引:25
作者:
杨慧辉
[1
]
赵媛
[1
]
潘飞
[2
]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激励水平;
激励方式;
公司治理;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2.08.010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引发经理人自利的盈余操纵行为,股票期权并非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最优的股权激励方式,其他公司治理机制未发挥抑制股权激励引发盈余管理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