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6种野生耐旱花卉解剖学特征与耐旱性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徐兴友
[1
]
张风娟
[1
]
郭振清
[1
]
尹伟伦
[2
]
王华芳
[2
]
机构: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野生植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野生花卉;
解剖学;
耐旱性;
营养器官;
燕山地区;
D O I:
10.14067/j.cnki.1003-8981.2008.03.004
中图分类号:
S68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燕山地区6种野生耐旱花卉营养器官的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其中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侧脉间距离、根皮层厚度与根半径之比、初生木质部导管数目、后生木质部导管平均直径等8个主要耐旱结构指标作了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对种间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6种野生耐旱花卉叶片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南蛇藤>栓翅卫矛>叶底珠>孩儿拳头>木半夏>蚂蚱腿子;初生根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叶底珠>孩儿拳头>栓翅卫矛>南蛇藤>蚂蚱腿子>木半夏,与其实际耐旱能力的排序(叶底珠>栓翅卫矛>木半夏>孩儿拳头>南蛇藤>蚂蚱腿子)相比,出现了顺序上的交错现象;所选耐旱指标在对花卉耐旱的作用上,以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和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的贡献最大,初生根的贡献较小,这预示了6种野生耐旱花卉解剖结构与耐旱途径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