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生成

被引:24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
[2] 开封
关键词
成语; 显性表述; 隐性表述; 常规关系;
D O I
10.16131/j.cnki.cn44-1669/g4.2004.01.007
中图分类号
H136.3 [熟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成语有4点特性、3种品格:史字构成的相传性、文字表达的不透明性和不完备性、字面义与文旨的距离性、字面义与文旨关系的约定性;历史性品格、结构化品格、蕴含力品格。但这些特性和品格并不只是成语独有的,日常话语也或多或少地具有不透明性、不完备性和蕴含力。成语的特性和品格,是语言表达不完备、不透明的共性的集中和突出的表现。成语表现出的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本质上也是含意现象。因此,对成语的生成,可以用研究日常话语中含意运用的理论模型即含意本体论的“语句解读常规关系理论模型”作出说明。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1) :6-16
[2]   含意的两种形态 [J].
徐盛桓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02) :5-9+56
[3]   含意本体论论纲 [J].
徐盛桓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01) :3-7+55
[4]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01) :18-25
[5]   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 [J].
徐耀民 .
中国语文, 1997, (01) :11-17
[6]   含意本体论研究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3) :21-27+80
[7]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 [J].
徐盛桓 .
现代外语, 1993, (02) :7-15+72
[8]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3, (01) :9-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