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42
作者
段中华
孙建贻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繁殖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4 [鱼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长江中游嘉鱼至新滩口江段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性腺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4-7月性成熟系数较高,为繁殖季节。雌、雄鱼的肥满度和脂肪系数在繁殖前和繁殖后各出现1个峰值,繁殖期出现最小值。绝对繁殖力为1088-19765(粒),平均7728±4093(粒);相对繁殖力为23-88(粒),平均55±16(粒)。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体重与绝对繁殖力的关系最密切。群体性比接近1: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两性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 [J].
陈永,魏刚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5) :414-418
[2]   瓦氏黄颡的寄生虫生态研究Ⅱ.寄生单殖吸虫 [J].
张其中,蒋代康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5)
[4]   大银鱼卵巢的成熟期和产卵类型 [J].
孙帼英 .
水产学报, 1985, (04) :363-368
[5]   梭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及其分期 [J].
李明德 ;
周爱莲 ;
潘永浩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2, (05) :627-632
[6]   凫溪香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J].
曹克驹 ;
李明云 .
水产学报, 1982, (02) :107-118
[7]   小黄鱼不同产卵类型卵巢成熟期的组织学观察 [J].
吴佩秋 .
水产学报, 1981, (02) :161-169+193
[8]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 [J].
邓其祥 .
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91-93
[9]   梁子湖鲫鱼的生物学研究 [J].
陈佩薰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59, (04) :411-419
[10]  
长江鱼类.[M].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编;.科学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