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被引:54
作者
邢占军
黄立清
不详
机构
[1]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山东济南
[3] 山东济南
关键词
幸福观; 快乐主义; 完善论; 主观幸福感;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04.01.009
中图分类号
B5 [欧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看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即快乐主义幸福观和完善论幸福观,它们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至今,成为西方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深刻地影响了自上世纪中期兴起的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J].
邢占军 .
心理科学, 2002, (03) :336-338+342
[2]  
古希腊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苗力田主编, 1989
[3]  
为自己的人[M]. 三联书店[美]埃·弗洛姆(Erich, 1988
[4]  
伦理学体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德]约翰·戈特利伯·费希特(Johann, 1988
[5]  
动机与人格[M]. 华夏出版社 , 马斯洛(Maslow, 1987
[6]  
人类理智新论[M]. 商务印书馆[德]莱布尼茨(G·W·, 1982
[7]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商务印书馆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1981
[8]   Short happiness and affect research protocol (SHARP) [J].
Stones, MJ ;
Kozma, A ;
Hirdes, J ;
Gold, D ;
Arbuckle, T ;
Kolopack, P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6, 37 (01) :75-91
[9]  
Short happiness and affect research protocol .2 Stones MJ,et al.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