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认知》评介

被引:34
作者
林书武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外国语言学研究室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定义; 自主结构; 概念结构; 认知主体; 创造相似性; 概念网络; 语法; 文法; 始源; 资料集; 语言学; 语言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隐喻,大家都知道是一种修辞格。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许多年来,西方许多学者沿着亚里士多德定义的路线走,提出多种解释理论,大大发展并丰富了隐喻研究。主要的著作有Ricoeur,1978;Cooper,1986;Kittay,1989。介绍各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