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佟雪娇 [1 ,2 ]
李九玉 [1 ,3 ]
姜军 [1 ]
徐仁扣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红壤; 生物质炭; 作物秸秆; Cu(Ⅱ)吸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考察秸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红壤修复中的作用,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由花生秸秆、大豆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制备的4种生物质炭对采自江西和广西的2种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提高了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生物质炭对Cu(Ⅱ)吸附的促进作用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低pH值条件下促进作用更明显。pH值4.0和w为2%生物质炭添加水平下,油菜秸秆炭、花生秸秆炭、大豆秸秆炭和稻草炭使江西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7%、79%、51%和54%;花生秸秆炭和大豆秸秆炭使广西红壤对Cu(Ⅱ)的吸附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1%和44%,当生物质炭添加水平w达4%时,Cu(Ⅱ)吸附量的增幅达97%和165%。生物质炭表面带负电荷,可以同时增加红壤对Cu(Ⅱ)的静电吸附量和专性吸附量,但以增加专性吸附为主。因此,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可以有效降低Cu(Ⅱ)在酸性红壤中的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M].赵其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M].于天仁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3]   稻壳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和黄棕壤酸度的改良效果 [J].
袁金华 ;
徐仁扣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5) :472-476
[4]   矿区周围稻米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分析 [J].
刘志彦 ;
田耀武 ;
陈桂珠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1) :35-40
[5]   不同pH下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中Cu(Ⅱ)、Pb(Ⅱ)和Cd(Ⅱ)吸附与解吸的比较研究 [J].
梁晶 ;
徐仁扣 ;
蒋新 ;
卞永荣 ;
谭文峰 .
土壤, 2007, (06) :99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