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141
作者
江晓东
李增嘉
侯连涛
王芸
王雪
颜红
机构
[1] 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安,泰安,泰安,泰安,龙口,龙口
关键词
少免耕; 灌溉;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土壤耕作可影响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土壤的贮水量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研究少免耕在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了5种土壤耕作体系(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缺口圆盘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利用烘干法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耕作,少耕特别是旋耕还田方式能够增加土壤贮水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土壤0~60cm层次硝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的淋失。以旋耕还田为主的耕作体系可以在该地区应用,而免耕覆盖则不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335-340
[2]   深松(翻)、免、耙(旋)少免耕作制机理及应用 [J].
路洪梅 .
农机化研究, 2003, (02) :194-195
[3]   机械作业下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变化 [J].
夏萍 ;
任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319-322
[4]   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与淋失研究进展 [J].
张庆忠 ;
陈欣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2) :233-238
[5]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J].
周兴祥 ;
高焕文 ;
刘晓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6) :81-84
[6]   氮肥损失研究进展 [J].
李世娟 ;
李建民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5) :377-379
[7]   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 [J].
袁新民 ;
王周琼 .
干旱区研究, 2000, (04) :46-52
[8]   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防治研究 [J].
胡国臣 ;
张清敏 ;
王忠 ;
常晓青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5) :228-230+240
[9]   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 [J].
何萍 ;
王家骥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5) :234-237+240
[10]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J].
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1)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