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

被引:12
作者
陈宗利
温宾利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关系分句; 限定性; 对比重音; 线性顺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于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迄今为止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汉语关系分句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之分,另一种则认为汉语没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持第一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两种关系分句的划分取决于句法因素———关系分句与名词性短语中其它修饰成分的线性顺序:位于指示词之前的是限定性的,位于其后的是非限定性的。其实,汉语既有限定性的又有非限定性的关系分句,而且两种关系分句的划分并非取决于句法因素,而是取决于音系因素———对比重音:带对比重音的是限定性的,否则是非限定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128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代汉语指代词[M]. 学林出版社 , 吕叔湘 著, 1985
[2]  
新著国语文法[M]. 商务印书馆 , 黎锦熙编, 1951
[3]  
Pronouns. Evans,Gareth. Linguistic Inquiry . 1980
[4]  
Relativiz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ontrastive Study of Form and Function. Tsao,Feng-Fu.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XXI . 1986
[5]  
Agreement Phrases in DP. Kim,Young-Kook.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 1997
[6]  
Predemonstrative Modifiers in Mandarin. Williams,Alexander. In Dimitriadis et al. (eds. ). U. Penn.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 1998
[7]  
Appositives Schmappositives in Chinese. Gobbo,Francis Dell. In Maki Irei & Hajime Ono (eds. ). UCI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 2001
[8]  
汉语口语语法[M]. 商务印书馆 , 吕叔湘译, 1979
[9]  
逻辑语义学[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方立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