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文化共生场域

被引:30
作者
石献记 [1 ]
朱德全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文化共生; 文化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逻辑就是追寻具有科学文化精神的新型农业、乡土文化记忆的新型农村、现代文化观念的新型农民,进而振兴乡村文化。民族地区多元的文化样态呈现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谐文化"五位一体"的静态文化体系,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要致力于从"五位一体"乡村文化体系中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是在民族文化场域、职业文化场域、教育文化场域和乡村文化场域中进行,要本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生原则,在振兴乡村的共同价值指引下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D].尹博.西南大学.2015, 11
[2]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转型研究.[D].张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04
[3]  
文化学大义.[M].钱穆.九州出版社.2017,
[4]  
文化哲学十五讲.[M].衣俊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  
作为实践的文化.[M].(美) 鲍曼;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  
西方教育思想史.[M].单中惠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9]  
中国农业文化.[M].邹德秀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0]  
文化社会学.[M].司马云杰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