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私有化的当代发展及其国际政治意义

被引:11
作者
张春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
安全私有化; 安全公共产品; 全球治理; 主权国家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在全球与国家安全治理需求持续增生与变异的背景下,国家供应安全公共产品的权力正日渐"向下"泄漏,安全领域的权力结构由国家垄断逐渐转向公私混合。这一安全私有化的现象已成为当代国际安全的重要发展之一,是新兴的全球治理和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私有化包括两种类型,自上而下的安全私有化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主动的安全功能外包,自下而上的安全私有化则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安全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或缺失情况下的自发努力。安全私有化根本上是全球和国家层面安全公共产品供应赤字的产物,但在缓解这一供应赤字的同时,它也可能带来新的治理困难及治理赤字,特别是可能侵蚀主权国家对暴力使用的合法垄断地位,进而危及主权国家的合法性。为应对这一合法性挑战而出现的安全公共产品供应结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主权国家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安全私有化的输出本身也可能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进而阻碍主权国家转型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1+155 +15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当前全球安全需求的增生与变异 [J].
张春 .
国际论坛, 2011, (06) :17-22+77
[2]   战争的演变:从寻求生存必需到维护生存质量 [J].
潘亚玲 ;
张春 .
国际论坛, 2002, (04) :14-21
[3]  
权力大未来.[M].(美) 奈; 著.中信出版社.2012,
[4]  
企业武士.[M].(美) 辛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国际公法原理.[M].(英)伊恩·布朗利著;曾令良;余敏友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