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被引:33
作者
王清奎
汪思龙
高洪
于小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沈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沈阳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活性有机质;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138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8.79g·kg-1、421.7mg·kg-1、252.2mg·kg-1和136.3mg·kg-1,上述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第二代杉木林中的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杉木林的73.6%、87.9%、66.3%和53.2%,地带性阔叶林则分别为22.31g·kg-1、800.5mg·kg-1、361.1mg·kg-1和220.1m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它活性有机质组分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70 / 12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方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
李淑芬 ;
俞元春 ;
何晟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2) :11-15
[2]   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郭景恒 ;
朴河春 ;
刘启明 .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03) :59-64
[3]   杉木枫香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研究 [J].
邱章忠 .
林业科技开发, 2000, (05) :27-29
[4]   毛竹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J].
郑郁善 ;
洪伟 ;
陈礼光 .
林业科学, 1998, (S1) :5-10
[5]   杉木连栽土壤对其幼树生长的影响 [J].
张家武 ;
邓仕坚 ;
廖利平 ;
高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3) :241-244
[6]   不同树种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J].
邓仕坚 ;
张家武 ;
陈楚莹 ;
高虹 ;
苏勇 ;
李锦芳 ;
罗桂标 ;
赖仲才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2) :126-132
[7]  
EffectofthinningintensityonthedynamicsoflitterfallfrommixedplantationofCunninghamialanceolatawithMicheliamacclurei. 邓仕坚,廖利平,汪思龙],etal. 应用生态学报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