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粮食主产地区演变的特征及原因探析

被引:6
作者
颜晓飞
机构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 粮食主产地区; 演变特征; 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划分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功能区。作为国家粮食产销平衡区,云南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本地区粮食基本自给。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多元开发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粮食主产地区总体呈现"小稳定、大变动"的调整演变格局。文章通过对云南各地区地貌、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占有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粮食主产地区呈现向坝区集中、由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向播种面积大的地区转变、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存在显著的粮食商品化差异等特征,粮食主产地区对云南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贡献和影响力日益增强。该文通过对成本收益、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人地矛盾突出、与粮争地,"重农抓粮"考核机制不完善分别是云南粮食主产地区变化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和制度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云南坝子研究.[M].童绍玉; 陈永森; 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云南统计年鉴.[M].云南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J].
顾莉丽 ;
郭庆海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8) :4-9+110
[5]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 [J].
屈宝香 ;
张华 ;
李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1) :1-6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 [J].
翟荣新 ;
刘彦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 (06) :49-54
[7]  
昆明统计年鉴.[Z].王文兴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