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选择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丽光 [1 ]
王宏博 [1 ]
赵梓淇 [1 ]
刘晓梅 [2 ]
万志红 [3 ]
孙凤华 [1 ]
董国平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 辽宁省气象信息中心
[3] 辽宁省气象局
[4] 辽宁省气象学校
关键词
气象站; 站点选择; 城市热岛强度; 热岛强度等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根据城郊站间距离等对辽宁56个气象站进行筛选,采用城郊温差法对选站和未选站时郊区站点数量有变化的大连、丹东、锦州和铁岭4个城市的月和年热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年热岛特征而言,1980—2011年,大连、丹东、锦州和铁岭4个城市选站和未选站时热岛强度大小明显不同,但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城市相比,选站和未选站时均表现为铁岭年热岛强度最大,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53℃和1.85℃,变化范围分别为1.17—1.80℃和1.55—2.15℃,变化幅度分别为0.63℃和0.60℃。1980—2011年,铁岭热岛强度等级发生变化的年份最多,占25%。总体来讲,选站对年热岛特征影响不是很大。对于月热岛特征而言,大连选站和未选站时热岛强度变化较大,但其他3个城市选站和未选站时变化不大,尤其是锦州选站和未选站时变化基本一致。4城市均呈冬半年热岛效应明显,夏半年热岛效呈不明显的特征。1980—2011年,各月平均热岛强度等级在选站和未选站时变化均较大,最大为丹东10月和11月,等级变化的年份占90.6%,总体而言,选站对月热岛强度特征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Recent Progress in Studies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任国玉,丁一汇,赵宗慈,郑景云,吴统文,唐国利,徐影.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5)
  • [2] 辽宁省城市热岛强度特征及等级划分[J]. 李丽光,王宏博,贾庆宇,吕国红,王笑影,张玉书,艾景峰.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 [3] 城市热岛效应热点问题研究进展
    黄良美
    邓超冰
    黎宁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4) : 54 - 58
  • [4] 2008年南京市热岛效应演变特征及其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
    闫少锋
    张金池
    张波
    陆茜
    王永平
    俞红
    张增信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 14 - 20
  • [5]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
    任国玉
    周江兴
    初子莹
    任玉玉
    唐国利
    [J].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 957 - 966
  • [6] 沈阳近郊和远郊的热岛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J]. 李丽光,刘晓梅,赵先丽,王宏博,王笑影,张玉书.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 [7] 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王清川
    郭立平
    张绍恢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6) : 44 - 48
  • [8] 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
    陈正洪
    王海军
    任国玉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5) : 282 - 286
  • [9]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郑祚芳
    刘伟东
    王迎春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 694 - 699
  • [10] 城市热岛效应对甘肃省温度序列的影响
    白虎志
    任国玉
    张爱英
    王德民
    [J]. 高原气象, 2006, (01) : 90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