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瀼渡场北崩滑体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7
作者
高伊航 [1 ]
刘之葵 [1 ]
唐克静 [1 ]
高幼龙 [2 ]
机构
[1]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崩滑体; 监测; 变形特征; 形成因素; 瀼渡场;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4.02.017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重庆瀼渡场北崩滑体主要由松散及透水性好的崩塌堆积物质组成,滑体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通过监测分析发现,滑体不同位置的变形速率和累积位移量存在差异性。崩滑体变形主要集中在汛期雨季,枯水期旱季变形较小,滑坡后缘位移发生的时间较前缘略显滞后性。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内因是组成滑体的松散物质工程地质性质差,透水性好,滑移带土体在水的浸泡软化作用下,强度大幅下降,导致崩滑体失稳移动。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外因是降雨和库水位变化的联合作用,导致崩滑体自重增加、潜蚀破坏、产生动静水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三峡库区秭归县莲花沱Ⅰ号滑坡稳定性分析 [J].
张勤丽 ;
李慧 ;
石长柏 ;
陈海洋 ;
宋群 ;
伍先助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 26(S1) (S1) :11-15
[2]   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J].
王志军 ;
李云平 ;
段会升 ;
胡世利 .
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01) :35-40
[3]   重庆市万州区付家岩滑坡监测与变形分析 [J].
王爱军 ;
杨秀元 ;
孙秀娟 ;
薛星桥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02) :104-108
[4]   三峡水库区巫山县淌里滑坡监测与变形分析 [J].
杨秀元 ;
李刚 ;
王爱军 ;
孙秀娟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1) :22-27
[5]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J].
王垚 ;
李述靖 ;
王学佑 ;
袁宏仕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02) :2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