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范畴的深度分析看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共建的辩证法

被引:2
作者
安维复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 合理重建; 建设性的辩证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社会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后现代世界中的哲学、社会、政治、教育、国际交往等领域的重要思想规范。但由于脉络交织思想庞杂,学界对社会建构主义歧见重重,因而有必要从基本范畴的层面重新审视。"建构"、"哲学的社会维度"、"社会建构"等范畴的思想内涵揭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深层本质:一种共建的辩证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9+190 +19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共建”:超越后现代思想的学术策略 [J].
安维复 .
学术月刊, 2008, (07) :15-19
[2]   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 [J].
安维复 .
哲学研究, 2005, (09) :60-67
[3]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04) :4-9+77
[4]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J].
安维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100-112+206
[5]  
知识和社会意象[M]. - 东方出版社 , (英)大卫·布鲁尔(DavidBloor)著, 2001
[6]  
制造知识[M]. - 东方出版社 , (奥)卡林·诺尔-塞蒂纳(KarinD.Knorr-Cetina)著, 2001
[7]  
RationalityandRelativism .2 HollisMartinHollis,StevenLukes[eds.]. BackwellPress . 1982
[8]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A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2 P Ernes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1998
[9]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2 MATTHEWS M 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