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过氧化物酶、高敏C反应蛋白等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林炜炜
邵康
徐晓萍
于嘉屏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不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髓过氧化物酶(M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单核细胞(Mon)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的血清MPO(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hs-CRP(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FG水平,同时检测WBC、Neu(%)、Mon(%)。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随访半年,记录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分析MPO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UA组MPO水平为(43.74±8.78)pg/L,明显高于SAP组[(30.13±11.43)pg/L];而WBC、Neu(%)、Mon(%)及FG、hs-CRP水平2组之间无差异。UA组MPO、FG、hs-CRP水平及WBC、Neu(%)、Mon(%)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高水平MPO(>40.56 pg/L)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几率较高。结论血清MPO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在UA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随访显示高水平MPO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J].
王景斌 ;
慕春言 ;
苏毅 ;
仝峰 ;
杨琴 ;
赵倡武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 (06) :485-486
[2]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J].
杨胜利 ;
何秉贤 ;
何学兰 ;
张伟 ;
杨春荣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10) :45-46
[3]   冠状动脉综合征时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的变化 [J].
杨晓云 ;
王琳 ;
汪培华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 (11) :500-502
[4]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J].
雷培蓉 .
湖南医学, 1998, (03) :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