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12
作者
廖龙龙 [1 ]
叶强 [1 ,2 ]
路红 [3 ]
机构
[1] 南京体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感知服务; 差分隐私保护;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模型;
D O I
10.16208/j.issn1000-7024.2013.06.019
中图分类号
TN915.08 [网络安全]; TP391.44 [];
学科分类号
0839 ;
摘要
为解决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在分析移动感知服务框架及其隐私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面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模型,并采用ε-差分隐私保护算法进行模型的实现与分析。安全性与性能分析表明,该保护模型可满足感知数据、查询请求、控制信息和查询结果等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数据的隐私安全保护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951 / 19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差分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J].
李杨 ;
温雯 ;
谢光强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 (09) :3201-3205+3211
[2]   物联网RFID系统隐私保护三方认证协议 [J].
朱炜玲 ;
喻建平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 (02) :95-99
[3]   编码混淆:一种新型匿名通信模型 [J].
吴振强 ;
马亚蕾 .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 57 (05) :401-407
[4]   数据发布领域匿名隐私保护相关技术研究 [J].
徐勇 ;
王浩 ;
李东勤 .
情报杂志, 2011, 30 (08) :128-133
[5]   一种增强的个性化匿名隐私保护模型 [J].
刘英华 ;
刘永彬 ;
李广原 ;
郭建威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1, 28 (08) :4-8
[6]   移动感知物联网技术研究 [J].
何欣 ;
宋亚林 ;
安健 ;
桂小林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07) :2407-2410+2417
[7]   同态加密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方法综述 [J].
钱萍 ;
吴蒙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05) :1614-1617+1622
[8]   一种可控可信的匿名通信方案 [J].
吴振强 ;
周彦伟 ;
乔子芮 .
计算机学报, 2010, 33 (09) :1686-1702
[9]   面向查询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算法 [J].
朱青 ;
赵桐 ;
王珊 .
计算机学报, 2010, 33 (08) :1315-1323
[10]   物联网与隐私保护技术 [J].
暴磊 ;
张代远 ;
吴家宝 .
电子科技, 2010, 23 (07)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