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子成像的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动力学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鹏 [1 ]
赵铁军 [1 ]
Wittmann FH [1 ,2 ]
Lehmann E [3 ]
机构
[1] 青岛理工大学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心
[2] Aedificat Institute Freiburg,Freiburg,Germany
[3] Paul Scherrer Institut,Villigen PSI,Switzerland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毛细吸水; 中子成像; 渗透深度; 渗透系数;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1.01.017
中图分类号
TU528.0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的动力学机理及其现有模型,应用中子成像技术对其毛细吸水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再现,对水分侵入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细孔吸附力作用下,水分前锋不断向水泥基材料内部推进,在吸水初期速度较快,后趋于平缓直至稳定;水分侵入曲线在深度和含量上同时增长,可以由线性+反S形模型来描述其空间分布特点,并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现有的"时间开方"及其修正模型对毛细吸水的后期预测不太合理,本文提出的渗透系数双曲线衰减模型更符合真实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与离子传输过程研究.[D].李春秋.清华大学.2009, 05
[2]   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及动力学研究 [J].
沈春华 ;
水中和 ;
周紫晨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9) :84-87
[3]   混凝土等温传湿过程的试验研究 [J].
黄达海 ;
刘光廷 .
水利学报, 2002, (06) :96-100
[4]   混凝土中水分迁移机理与模型研究评述 [J].
王新友 ;
蒋正武 ;
高相东 ;
孙振平 .
建筑材料学报, 2002, (01) :66-71
[5]  
混凝土渗透性.[M].赵铁军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6]  
胶体与界面化学.[M].陈宗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中子照相.[M].貊大卫等编著;.原子能出版社.1996,
[8]  
Characterization; water transfer properties and deterioration in tuffeau: building material in the Loire valley—France.[J].K. Beck;M. Al-Mukhtar;O. Rozenbaum;M. Rautureau.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3, 9
[9]   Capillary transport in mortars and concrete [J].
Martys, NS ;
Ferraris, CF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7, 27 (05) :74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