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价值旨向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任贵州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理论; 乡土社会;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价值旨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借助互动仪式链的理论分析,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高度仪式性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不断的仪式互动中得以确定和强化,公共文化框架下情感能量的积蓄与交换促成了乡土人对乡村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这种以仪式互动塑造生活记忆并形成共同体意识的运作逻辑对现代乡村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下,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公共文化符号塑造逻辑能否得以改造并运用到现代生活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旨向与运行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对照互动仪式链理论及乡土社会的运行分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文化符号嵌入、仪式活动配套、乡民主体参与、互动仪式实效上存在旨向偏离,而在现代社会不断强化文化价值引导、情感能量积蓄、乡民文化参与和集体行动指引,进一步革新和塑造乡村共同体精神,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互动仪式链.[M].兰德尔·柯林斯.商务印书馆.2017,
[2]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费孝通; 著.商务印书馆.2011,
[3]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4]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 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文化自组织的发展机制研究 [J].
周丹丹 ;
魏程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 (03) :118-126
[7]   认同与参与——城市居民的社区公共文化生活逻辑研究 [J].
颜玉凡 ;
叶南客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2) :147-170+245
[8]   乡村文化振兴: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契合逻辑 [J].
严火其 ;
刘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02) :46-51
[9]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转向 [J].
张培奇 ;
胡惠林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0) :99-104
[10]   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文化理路 [J].
张海荣 .
东岳论丛, 2018, 39 (08) :92-9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