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特点

被引:1
作者
路季梅
杨家庆
宋令荣
程在全
普双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
[3] 玉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玉溪
关键词
滇中; 金沙江谷地; 水稻; 产量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2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表明 ,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 (10 5~ 15t·hm-2 )的产量形成特点为 :(1)产量结构上具有单位面积穗数多和每穗粒数多的优势 ,在大群体条件下仍保持高的结实率和大穗优势 ;(2 )水稻的生育期长和高原独特的光温条件有利于植株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器官的协调发展 ;(3)光合速率高 ,干物质积累量大 ,库源关系协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云南高原高产籼稻光合作用特性 [J].
程在全,宋令荣,周能,杨学芬,郑学玉,解明洲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4) :5-10
[2]   杂交稻籽粒充实率问题初探(简报) [J].
钱月琴 ;
贺东祥 ;
沈允钢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2) :121-123
[3]   水稻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初探 [J].
邓仲篪 ;
陈翠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208-212
[4]   汕优63大面积亩产600公斤栽培技术 [J].
杨训 .
杂交水稻, 1987, (01) :32-35
[5]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特征的比较 [J].
李存信 ;
林德辉 .
云南植物研究, 1986, (04) :459-466
[6]  
云南稻作 .2 蒋志农.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