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8年8月11日暴雨过程能量条件诊断

被引:1
作者
康晓玉 [1 ]
杨俊玲 [2 ]
机构
[1] 鞍山市气象局
[2] 吉林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多普勒雷达回波; 能量条件;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9.049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分析,初步探讨了2008年8月11日鞍山地区暴雨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前东亚地区高空环流形势呈两脊一槽型,8:00辽宁所辖区域整层大气维持上升运动,次级环流建立,有利于辽宁上空上升运动的维持,在此背景下产生中尺度气旋,气旋中蓄积了大量的层结不稳定和位势不稳定能量,上升运动导致能量释放,形成暴雨。
引用
收藏
页码:14266 / 142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J].
尤红 ;
姜丽萍 ;
彭端 ;
夏冠聪 .
气象, 2007, (04) :71-76
[2]   山东省春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 [J].
杨晓霞 ;
万丰 ;
刘还珠 ;
薛德强 ;
华岩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