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稀、稠油反序分布成因探讨

被引:21
作者
沈扬 [1 ]
李茂榕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反序分布; 稀、稠油; 成藏机理;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原油密度分布大都有下稀上稠、心稀边稠的特征,而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的原油分布却有上稀下稠的特征。通过油源对比及区域构造、烃源岩演化和保存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有二叠系、侏罗系两个层系、多种类型烃源岩的油源供给,具有多个生、排烃高峰期。多期构造与沉积造就了不同封盖能力的盖层。多期成藏以及各成藏期不同的保存条件是形成车排子凸起稀、稠油反序分布的重要原因,晚期注入和一定的保存条件是形成该凸起新近系沙湾组稀油油藏的必要条件。勘探中应考虑"稠油之上有稀油"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渗流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为例 [J].
刘柏林 ;
李治平 ;
匡松远 ;
王建 ;
孙志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69-72+108
[2]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J].
胡文瑄 ;
金之钧 ;
张义杰 ;
姚素平 ;
张越迁 ;
曹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42-450
[3]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地球化学研究 [J].
曹剑 ;
胡文瑄 ;
张义杰 ;
姚素平 ;
张越迁 ;
唐勇 .
地质论评, 2005, (05) :113-121
[4]   彩南油田:一个典型三元混合油田 [J].
陈建平 ;
邓春萍 ;
梁狄刚 ;
王绪龙 ;
石新璞 ;
靳涛 ;
钟宁宁 .
沉积学报, 2004, (S1) :91-97
[5]   红车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J].
陈世加 ;
曾军 ;
王绪龙 ;
李延均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6) :1-4+97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J].
胡宗全 .
断块油气田, 2004, (01) :12-15+89
[7]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J].
张闻林 ;
张哨楠 ;
王世谦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74-377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今水动力分布特点 [J].
王震亮 ;
朱玉双 ;
耿鹏 ;
高胜利 ;
孙明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48-352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藏保存及破坏定量研究 [J].
吴元燕 ;
平俊彪 ;
吕修祥 ;
徐佑得 ;
付建林 .
石油学报, 2002, (06) :24-28+6
[10]   准噶尔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讨论 [J].
张立平 ;
王社教 ;
瞿辉 .
勘探家, 2000, (03) :3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