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原油中二苯并噻吩的分布及主力油源岩类型判识

被引:12
作者
吴治君,罗斌杰,王有孝,王春江,孟仟祥,李玉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下古生界海相原油,二苯并噻吩(DBTs),DDI和DMI指数,碳酸盐岩主力油源岩;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5.03.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塔北隆起大部分地区和塔中隆起发现的工业油气流具有与海相下古生界(奥陶系)油源岩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且含有十分丰富的二苯并噻吩类有机硫化物。本文详细研究了世界各地若干典型海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来源油中二苯并噻吩(DBTs)的分布。发现新参数二苯并噻吩脱甲基指数(DDI)和甲基重排指数(DMI)受成熟度影响小,能有效地区分油源岩岩性。根据DBTs的相对含量和DDI及DMI指标判识,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原油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奥陶系广海陆棚台地相喑色泥晶灰岩是主力油源岩。这一认识将有助于确认主力油源区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勘探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Sunniland原油和油源岩中芳烃的地球化学 [J].
应光国 ;
范璞 .
沉积学报, 1992, (02) :126-134
[2]   膏盐盆地高硫原油中的长链烷基噻吩类化合物 [J].
盛国英 ;
傅家谟 ;
S.C.Brassell ;
G.Eglinton ;
江继纲 .
地球化学, 1986, (02) :1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