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41
作者:
李福山
常汝镇
舒世珍
常碧影
陈志萍
左江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分析室
来源: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含量;
生态地理分布;
低纬度;
低纬;
野大豆;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及天然杂交种种子蛋白质含量及其氮基酸组成。 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以野生大豆最高,栽培大豆最低,半野生大豆和天然杂种的蛋白质含量相似,介于栽培和野生大豆之间。 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大豆类型间含硫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栽培大豆的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大豆,而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大豆。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与含硫氨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因而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提高含硫氨基酸含量是困难的。但大豆品种(品系)间含硫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筛选含硫氨基酸含量高的资源是有可能的。 高纬度地区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低于低纬度的大豆。野生大豆则相反,高纬度地区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低纬度地区野生大豆。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