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一把双刃剑——以中国西南部地区旅游发展为例

被引:4
作者
江悦安
雷·安波希
杨冬松
机构
[1]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经济与地理系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博士
[3] 北京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影响; 可持续旅游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国内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主体。中国西南部省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旅游业成为当地除农业之外重要的就业和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它的发展对脆弱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本文以四川和云南的案例为基础,论述了旅游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双重作用,提出了要特别关注承载力和外部负效应的国家公园政策。 江悦安博士(Dr.Marion Jones),加拿大人,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她对中国的兴趣源于1981年随母亲在中国做的一次旅游。当时还是个中学生,后来大学毕业后,专门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中文,她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中国经济落后地区的研究,为了撰写论文,她独自多次访问四川、云南、广西、安徽、辽宁等地农村。她本人还是滑雪、登山、攀冰、远足等特种兴趣旅游的爱好者,曾以背包旅游者的身份多次在中国旅游,几年以前与朋友两个人独自攀冰四姑娘山。安波希先生(Raymond Ambrosi)在山东大学进修期间,曾在河北省广宗县做了为期一年的重点调查,写出了关于中国农村如何开展可持续旅游的论文,江悦安博士是他的指导老师。 这篇文章是江悦安博士2003年1月为出席在台湾的一次关于亚洲旅游的论坛所撰写的。原文较长,约万余字。她在该文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