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山公园建设及其生态学意义之思考

被引:16
作者
何原荣 [1 ]
李丰生 [1 ]
朱晓媚 [2 ]
吴安湘 [1 ]
机构
[1]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
[2]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矿山公园; 生态经济学; 生态伦理学; 旅游;
D O I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07.02.03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系统阐述中矿山公园的概念及其旅游资源的类别、内容及其分级,并从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在现阶段中国发展矿山公园的重要意义,分析指出建设矿山公园是保护矿山环境的一种新型融资渠道,为解决资源型城市固有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促进矿业(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路径及经验研究——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 [J].
沙景华 ;
李刚 .
中国矿业, 2005, (12) :22-25
[2]   黄石市矿山公园建设初探 [J].
陈世华 ;
田大佑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 (03) :252-255
[3]   对矿山公园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 [J].
王永生 .
国土资源, 2005, (02) :21-21
[4]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旅游资源开发——以铜川市为例 [J].
张耀军 ;
成升魁 ;
闵庆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1) :46-50
[5]  
徐友宁[等]著.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6]  
朱训著.矿业城市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