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正常人体针灸效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胡军武
王苇
漆剑频
夏黎明
王承缘
肖旭轩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武汉
[3]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针刺;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评价针刺体表穴位对脑部相应区域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表现。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在1.5TMRI仪上进行针刺足三里(S36)、阳陵泉(G34)的实时动态fMRI检查,观察并分析针刺效果明显者的脑部功能变化情况,判断针刺效果及其意义。结果17例志愿者中13例检查成功,可见躯体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副运动区(SMA)激活明显,额叶前部、扣带回、尾状核头部、豆状核及丘脑、岛叶、岛盖皮质大多有大面积明显激活,小脑和桥脑也可见有激活,在左侧丘脑、SMA、SMC、PMC激活区附近有信号减低的现象,但激活的像素数不多;信号减低区包括两侧额叶内侧面皮质,双侧扣带回前部皮质,两侧海马区,右侧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等。结论针刺对脑部相关穴位的治疗效应显著,可产生广泛而复杂的脑功能变化,fMRI可清楚显示针刺效应引起的脑部功能变化,是针刺机制及效应良好且直观的评价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