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与对策

被引:3
作者
蔡一江
机构
[1] 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关键词
抗药性; 葡萄; 甲霜灵; 灰霉病; 耐药性; 阿普隆; 系统性杀菌剂; 内吸杀菌剂; 苯来特; 抗氧化剂; 苯菌灵; 植物病原菌;
D O I
10.16820/j.cnki.1006-0413.1984.01.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抗药性的严重性内吸杀菌剂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随着内吸杀菌剂的广泛使用,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药性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些专家认为,抗药性将是八十年代植病防治中的主要问题。苯菌灵是第一个杀菌谱广、药效好的内吸杀菌剂。1967年开始在生产中使用,1969年瓜类白粉病就出现了抗药性。1971年首先在荷兰发现灰霉病菌抗苯菌灵,后来美国、法国、西德、瑞士的苹果、菜豆、葡萄灰霉病也出现了抗药性。1972年美国开始用苯菌灵防治苹果青霉病,效果很好,1976年出现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吸性杀菌剂.[M].[英]马什(R·W·Marsh) 主编;郑仲等 译.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2]  
国外农药进展.[M].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编译.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