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淋巴囊肿病毒靶器官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绳秀珍
战文斌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牙鲆; 鲈鱼; 淋巴囊肿病毒; 靶器官; 组织病理学;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6.05.015
中图分类号
S941 [鱼病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探讨病毒传播途径,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对患淋巴囊肿病毒病的牙鲆和鲈鱼的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并对病毒感染的靶器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鲆体表皮下结缔组织中,当大量成纤维细胞膨大、变圆,大小为10~18μm时,细胞膜外未出现囊壁,少数细胞的细胞质中观察到嗜碱性物质;18~20μm的膨大细胞在细胞膜外出现囊壁,细胞质内出现嗜碱性物质;>20μm的细胞具有了淋巴囊肿细胞的典型特征。另外,在牙鲆鳃、肠上皮下结缔组织和粘膜下层中,脾、头肾边缘组织和表面系膜、肝表面系膜,以及鲈鱼的鳃等部位均观察到淋巴囊肿细胞,并在牙鲆和鲈鱼脾内观察到膨大细胞。因此,淋巴囊肿病毒的靶器官主要是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其次是鳃、体腔膜、肠、脾和头肾。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是淋巴囊肿病毒病的检测、检疫和早期诊断的最佳样品。
引用
收藏
页码:749 / 7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牙鲆淋巴囊肿病的诊断技术研究 [J].
孙修勤 ;
黄捷 ;
刘允坤 ;
曲凌云 ;
洪旭光 ;
张进兴 .
高技术通讯, 2003, (01) :89-94
[2]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 [J].
刘允坤 ;
孙修勤 ;
黄捷 .
高技术通讯, 2002, (06) :92-95
[3]   威海地区养殖牙鲆鱼淋巴囊肿病流行病学调查 [J].
曲径 ;
沈海平 ;
李笑刚 ;
潘雁甲 ;
连建华 ;
冯玉安 .
检验检疫科学, 2001, (06) :34-35
[4]   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流行状况与组织病理学研究 [J].
曲凌云 ;
张进兴 ;
孙修勤 .
黄渤海海洋, 1999, (02) :43-47
[5]   海水网箱养殖鲈鱼淋巴囊肿病的初步研究 [J].
薛良义 ;
王国良 ;
徐兴林 ;
李明云 .
海洋科学, 1998, (02) :54-57
[6]   云纹石斑鱼淋巴囊肿病病变过程的超微研究 [J].
张永嘉 ;
郭青 ;
吴泽阳 .
海洋与湖沼, 1997, (04) :406-410
[7]   Investigations on the ORF 167L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ridoviridae) [J].
Essbauer, S ;
Fischer, U ;
Bergmann, S ;
Ahne, W .
VIRUS GENES, 2004, 28 (01) :19-39
[8]   Serological techniques for detection of lymphocystis virus in fish [J].
García-Rosado, E ;
Castro, D ;
Cano, I ;
Pérez-Prieto, SI ;
Borrego, JJ .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 2002, 15 (03) :179-185
[9]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s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n American plaice, Hi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 (Fabricius)[J] . D JMarcogliese,MFournier,ALacroix,D GCyr.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 2001 (2)
[10]   The complete DNA sequence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J].
Tidona, CA ;
Darai, G .
VIROLOGY, 1997, 230 (02) :20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