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动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8
作者
王椿镛 [1 ]
王溪莉 [1 ]
苏伟 [1 ]
常利军 [1 ]
韩渭宾 [2 ]
吕智勇 [2 ]
戴仕贵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深地震测深; 介质衰减; 面波层析成像; 下地壳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面波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在周期T=29.2s和T=42.9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显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包括川西高原)呈现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多方面的结果表明,地震学方法为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提供了深部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J].
苏伟 ;
彭艳菊 ;
郑月军 ;
黄忠贤 .
地球学报, 2002, (03)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