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

被引:180
作者
刘亚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个体记忆; 记忆的微光;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0.05.006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立足于哈布瓦赫传统下的集体记忆研究范式,重点反思社会记忆的权力观和社会决定论问题,并试图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对个体记忆的关注上。在此,遭遇到记忆的微光,它多存在于个体记忆之中,往往出现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缝隙之间,一般而言,是社会决定论与能动个体之间碰撞的产物。记忆的微光之于强势的社会记忆研究范式,其力量之微弱甚至暂时不能构成一种独立的记忆类型,但它描摹了另一种记忆的存在状态,提示着被忽视的现实洞察。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4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民族志认识论的三个维度——兼评《什么是人类常识》 [J].
刘珩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2) :132-139
[2]   冷战封锁下的民众文化 [J].
钟乔 .
读书, 2007, (08) :15-23
[3]   从侧面攻击大历史 [J].
敬文东 .
读书, 2006, (11) :83-86
[4]   平民化战争研究的启示 [J].
李小江 .
读书, 2006, (10) :47-55
[5]   另一个八十年代 [J].
李陀 .
读书, 2006, (10) :100-107
[6]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 [J].
郭于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79-92+205
[7]   “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 [J].
雷颐 .
读书, 1997, (06) :98-100
[8]  
社会记忆[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韦尔策, 2007
[9]  
科学精神的形成[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法) 巴什拉, 2006
[10]  
论集体记忆[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