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山苍子油抗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
被引:39
作者:
方芳
吕昭萍
王正文
黄云莉
李红宾
机构:
[1]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皮肤科
[3] 上海复
来源:
关键词:
荜澄茄;
氟康唑;
念珠菌属;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法测定山苍子油(Liseacubebaoil)对5种医学重要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在电镜下观察山苍子油作用后,耐唑类药物的克柔念珠菌(Candidakrusei)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耐唑类药物的抗念珠菌中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参照NCCLS(NCCLS-M27-T文件)推荐的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念珠菌标准菌株,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电镜下观察山苍子油作用前后克柔念珠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山苍子油对5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白念珠菌(14.14±3.64)μg/mL,热带念珠菌(23.22±2.85)μg/mL,光滑念珠菌(31.24±2.88)μg/mL,近平滑念珠菌(76.19±4.40)μg/mL,克柔念珠菌(28.30±2.54)μg/mL。电镜观察发现,氟康唑处理组克柔念珠菌结构完整,其细胞壁、细胞膜结构清晰;山苍子油处理组见克柔念珠菌细胞壁溶解破坏,细胞膜连续性破坏,细胞器肿胀溶解乃至坏死溶解。结论山苍子油不仅对白念珠菌有抗菌作用,对其他致病菌种,特别是耐唑类药物的菌种如克柔念珠菌也有着类似的抗菌作用。山苍子油可能通过破坏克柔念珠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而抗真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