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洛阳复粒变异的遗传及染色体定位

被引:2
作者
李晓春
朱汉如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 杂交后代; 植株; 麦类作物; 子代; 小麦杂交; 隐性基因; 小麦品种; 杂种组合; 杂交组合; 染色体; 定位; 河南; 洛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复粒小麦系仙居县农场从普通小麦品种“矮洛阳”中选择出来的一个稳定变异类型。它的外形特征及一般的农艺性状均与原品种相似。唯植株上大部分穗子都有一些多子房小花及一些“半心皮化”的变态叶状片围绕着1或2个子房。子房可有2—3枚;“半心皮化”变态叶状片一般为1—2枚,最多可达6枚。多子房小花可以结2—3粒种子,从而形成一个复合的颍果。花器其他部分均表现正常。为此复粒性状不是由于小花的骈生和退化或花器其他部分雌性化的结果,而是属于一种多雌的变异。复粒性状受二对隐性的加性主基因(暂命名为mg1、mg2)控制。在不同杂交组合中它还可能存在一对显性的抑制基因。经过小麦单体系杂交测定,二个主基因分别位于6B和3D染色体上。复粒性状的发育,除上述基因外,还受环境条件和生理的影响,也有更广泛的遗传背景。复粒小麦的经济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多年生小麦.[M].[苏]H·B·齐津 著;李特特等 译.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