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水仙
陈万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万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扬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可宁
宋位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宋位中
刘守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刘守俭
杨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杨发荣
杨世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杨世发
胡箭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胡箭卫
董敬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董敬生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天水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4]
天水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北京
[5]
北京
[6]
北京
来源
:
植物保护学报
|
1995年
/ 03期
关键词
:
小麦;
病虫综合防治;
种群动态;
社会与生态效益;
D O I
:
10.13802/j.cnki.zwbhxb.1995.03.012
中图分类号
: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86—1990年,根据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初步建立起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示范面积3333.3ha,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经济效益比为1:7.6,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5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