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煤田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甲烷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高远文 [1 ]
刘大锰 [1 ]
姚艳斌 [1 ]
郭广山 [1 ]
敖卫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二氧化碳注气置换; 采出率; 阜新煤田; 吸附-解吸;
D O I
10.13199/j.cst.2008.01.24.gaoyw.004
中图分类号
TD845 [地下煤气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阜新煤田煤储层的地质特征,选取了刘家煤层气勘探区和东梁矿2个地点,开展了注二氧化碳置换煤层甲烷的试验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吸附能高于甲烷的吸附能,它可以将甲烷从煤的微表面置换出来,从而提高煤层甲烷的采出率。在置换过程中总是吸附能力弱的甲烷首先解吸,而吸附能力强的二氧化碳最后解吸,而且较高压力下的置换效果总比低压下的好。与东梁矿煤样相比,刘家煤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高的单位压降下的解吸率,但置换效率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二者的二氧化碳对甲烷分离因子差别较小。注气试验时应该充分考虑注入压力点和气体注入量才能保证满意的置换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姚艳斌 ;
刘大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3) :308-314
[2]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的实验模拟 [J].
唐书恒 ;
马彩霞 ;
叶建平 ;
吴建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5) :607-611+616
[3]   煤层气注入增产法的探讨 [J].
程林峰 .
中国煤层气, 2006, (03) :40-43
[4]   煤储层吸附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张晓东 ;
秦勇 ;
桑树勋 .
中国煤田地质, 2005, (01) :19-24+32
[5]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and CO 2 storage in anthracitic coals—Micro-pilot test at South Qinshui, Shanxi, China[J] . Sam Wong,David Law,Xiaohui Deng,John Robinson,Bernice Kadatz,William D. Gunter,Ye Jianping,Feng Sanli,Fan Zhiqia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 2007 (2)
[6]  
A preliminary laboratory experiment on coalbed methane displacement with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J] . Hongguan Yu,Jian Yuan,Weijia Guo,Jiulong Cheng,Qianting H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