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发展的村落共同体:以贵州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为例

被引:12
作者
曹端波 [1 ]
陈志永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2] 贵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
遭遇发展; 村落共同体; 郎德上寨;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51118.00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中国乡村面临的最大变化就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基于发展主义的思路忽视了社会的视野。上郎德苗寨"工分制"旅游发展模式坚持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旅游发展红利的原则,这一制度设计在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旅游产品的原生性。工分制的郎德模式是建立在苗族集体行动的文化逻辑之上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郎德村落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鉴于郎德模式,中国乡村建设需要保卫村落共同体,开启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乡村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巨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波兰尼, 2013
[2]  
遭遇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埃斯科瓦尔 (Escobar, 2011
[3]  
报德苗族[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李国璋等, 2006
[4]  
民间文学资料. 贵州省文联编印. . 1957
[5]  
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 方福前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2001
[6]  
郎德工分制中的道义、理性与惯习——农民行为选择的田野研究. 李丽. 贵州师范大学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