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固凹陷凤河营潜山带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以明 [1 ]
白旭明 [2 ]
邱毅 [1 ]
袁胜辉 [2 ]
常建华 [1 ]
唐传章 [2 ]
曲扬 [3 ]
王泽轩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部
[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物探处
[3]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4] 不详
关键词
凤河营潜山带; 地震采集方法; 覆盖次数; 道密度; 接收线距; 观测系统均匀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冀中坳陷的勘探程度高,目前绝大多数中浅层构造目标已基本落实,而且已经进入滚动开发的中、后期阶段,油气储量和产量呈现不可逆转的递减,迫使中浅层构造勘探工作逐步走入低谷,制约了油田公司的健康发展。相对而言,深潜山及其内幕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且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是目前主要的勘探领域。但该领域现有的大多数地震资料都存在信噪比低、成像差、归位不准确等问题。因此,以凤河营潜山带为目标靶区,针对目标靶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开展覆盖次数、接收线距、道密度及观测系统均匀度等地震采集方法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地震资料品质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冀中坳陷深潜山及内幕勘探的地震采集方法,为今后在类似区域进行地震采集提供了有利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7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中的炮密度、道密度选择——YA高精度三维勘探实例 [J].
屠世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 45 (06) :926-936+792
[2]   华北探区断陷洼槽区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赵贤正 ;
金凤鸣 ;
王权 ;
李欣 .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02) :1-8+8
[3]   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技术发展与展望 [J].
王喜双 ;
谢文导 ;
邓志文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1) :49-53+93
[4]   塔里木盆地和渤海湾盆地潜山圈闭类比分析 [J].
苟华伟,董秀芳,田淑云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3) :229-236
[5]  
地震勘探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陆基孟编, 1982
[6]  
The control point’’s uniformity analysis in near-surface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Bai Xuming. SEG2010Expanded Abstracts . 2010